如何写好人物故事 – 网盘分享 – 下载

茶叶蛋大学 发布于 08月24日

如何写好人物故事 - 网盘分享 - 下载 三联中读 第1张

课程亮点:

【编者按】作为本次“如何写好人物故事——用口述史方法解析写作全流程”写作课的牵头主讲人,李菁曾任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副主编,近20年来,她做了大量一线报道,采访涉及政治、历史、文化等多个领域。2006年,李菁在周刊开设“口述”栏目,成为杂志广受欢迎的栏目之一。她用记者独特的视角品味出历史的新闻性,以新闻调查与文化评析相组合的方式,寻觅到丰满的历史。以独特的叙述风格、生动简洁而饶有兴趣的文字,使得每个人物和事件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质和情调。

以下文字是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主编李鸿谷对李菁文章以及口述史写作的解读,也是我们选择从口述角度切入来教大家进行人物写作的初衷。

文/李鸿谷(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主编)

文字里的人物,一步步走来、伸出手,说道:“我就是周海婴。”然后,彼此落座,讲述与倾听开始……嗯,我们会拥有一次奇妙的回忆与追寻,并得到一个新版本的故事吗?

想象落地。这是我重读李菁文章最直接的感受。

所谓采访,于记者,是有准备的一种职业行为。而之于被采访者,比如周海婴、周有光、黄永玉……著名久矣。文字以及影像制造出的他们,早是我们未谋面的熟人了。只是,当想象里的“熟人”走进现实,伸出手与你相握的那一瞬——想象遭遇现实之际,你将如何?

李菁的兴趣是历史的人物,她的基本操作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至亲或好友,进行深度的采访,然后以“口述”的方式来完成她的历史故事。

“口述”,你说我记,看起来是最容易的一种文章模式。果真?没那么容易。

当双方彼此坐下来,开始共同的追寻旅程,记者首先需要完成的是对自己想象的克制与调整——如果采访是一个有智力含量,值得分解并被分析的职业行为,那么,这个技术动作,由准备开始。任何一个普通的采访都需要准备,遑论深度的访问;真问题不是准备,而是你精心准备之后,必然形成了对当事人的想象。准备越充分,想象越完备,在一两个小时或更长时间的采访里,你的想象是否可能被坐在面前那个活生生的当事人改变?

当然,我们不知道那个当事人有无足够的能量来改变你的想象;只是,克制自己的想象,建立作为倾听者的零度情感状态,才是基本职业伦理。这不是拒绝对讲述者情感的关切,而是警惕来自自身想象的偏见。

那个老头黄永玉在讲述比他更老的老头时,所隐藏的情感强度,肉眼亦可洞穿;当他转身讲述自己时,情感会扭曲现实吗?77岁的周海婴,穿越70年回忆童年时的自己与父亲鲁迅——这个更愿意称父亲为“鲁迅”,而不是“爸爸”的儿子与回忆者——他故事里的那个自己与父亲,是曾经童年的记忆里的,还是经过70多年修正的结果呢?

所谓“口述”,这个时候你看到了它的挑战了吧!彼此面对面之际,作为倾听者与记录者的记者,在克服了自己的想象后,迅速地、无可逃避地要面对被采访者的自我想象。

在想象中穿行的这份职业,如何抵达事实的彼岸?

遇问题可联系 / 微信号:wedaxue

相关文章

联系站长

近期文章

高效能人士的学习方法

吴伯凡老师《认知方法论》是一个基础学科,对世界和人生的基本理解。

刘润老师的《五分钟商学院》从商业基础开始做事。

宁向东老师的《管理学课》是一个管理学进阶版。

薛兆丰老师《经济学课》生动易懂。

香帅老师《北大金融学》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枝,更为具体。

梁宁老师《增长思维30讲》实时感强。

李育辉老师《组织行为学》搭建了企业架构。

刘松博老师《公司治理30讲》从管理到治理提升了一个高度。

万维钢老师让我们知道更多的前沿知识和最近国际上动向。

以上老师的课程都让我得到很多知识。

混沌大学商学院